首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释义(53)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释义(53)

日期:2013年03月02日  来源:未知  作者:管理员  点击:

  2.存款利率。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银行存款,存款利率直接影响着商业银行借入资金的成本。银行存款利率越高,借入资金的成本越大;反之就越小。商业银行从事贷款业务是为了获取利润,要实现利润收入,就必须使银行的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之间存在一个利差,使银行的贷款利率高于银行的存款利率。
  3.贷款业务费用支出。影响贷款资金成本的直接因素,除了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和银行存款利率之外,还有贷款业务费用的支出。银行在从事贷款业务的过程中,要进行贷款调查、审查批准、贷款监督、贷款管理等活动,这些业务活动必须要支出业务费用。银行支出的这笔业务费用,需要从贷款利润收入中得到补偿,而贷款利润的收人是靠贷款利息来取得的。因此,贷款业务活动费用的支出就构成了影响贷款利率的一个直接因素。
  以上三方面影响贷款利率的直接因素都是基于对贷款资金成本考虑的。在银行实际的贷款业务中,贷款利率还受着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对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影响,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影响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确定的间接因素
  1.贷款的风险程度。贷款的风险程度,影响着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反映银行按期收回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可能性。因此,贷款风险程度越高,贷款利率也越高;反之,贷款风险程度越低,贷款利率也就越低。决定贷款风险程度高低的因素包括借款人的信用、贷款的种类和期限等。商业银行对于信用较好的借款人,贷款的风险较小,一般可以采用较低的优惠利率;反之,就采用较高的利率。贷款的种类和期限不同,贷款的风险程度也不同,因而,对不同种类和期限的贷款,商业银行所采用的贷款利率也不同。一般来说,固定资产贷款利率要高于流动资金贷款利率;信用贷款的利率要高于担保贷款利率;期限较长的贷款利率要高于期限较短的贷款利率。
  2.借贷资本的市场供求状况。利率作为借贷资本的“价格”,同其他商品的价格一样,受到市场供求状况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借贷资本的市场供求状况,是决定当前市场贷款利率水平的最主要的因素。通常情况下,在经济扩张和繁荣时期,贷款需求量大,利率水平也随之升高;在经济萧条时期,投资需求不高,贷款需要量减少,市场利率水平也随之降低。借贷资本市场供求状况不但对贷款利率水平产生影响,对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和存款利率也同样产生影响,而后者又决定借贷资本的成本大小,对贷款利率水平的高低产生影响。
  3.预期的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对贷款利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贷款利率会存在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差异。由于商业银行注重的是实际利率,即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差,在通货膨胀率升高时,商业银行就要相应提高名义利率,以使实际利率保持不变或者相应提高。商业银行在从事贷款业务中,对一些贷款往往实行在贷款期限内可以浮动的利率,以便使贷款利率随着通货膨胀率的变动而相应变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