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漂”讲述租房生活:每半年换一次房

“北漂”讲述租房生活:每半年换一次房

日期:2015年03月21日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管理员  点击:
 

[摘要]不租房不知道北京的房租有多贵,不租房不知道在北京租房有多苦。

  “不租房不知道北京的房租有多贵,不租房不知道在北京租房有多苦。”这是一位在北京租房的北漂的一句心里话。近日,记者分别采访了刚来北京、来京5年、来京10年的3位北漂,了解他们在北京的租房生活。

  新北漂,来京3个月搬了3次家

  拿着临时身份证和学校给的1000元助学金,孤身一人,在2013年的最后一天,来自内蒙古的应届毕业生张莹(化名)当起了北漂。

  来到北京的第二天,也就是2014年元旦,张莹通过手机软件定位找到位于海淀区魏公村的一个地下室。“刚过来,不了解北京什么情况,那间房就算是一个临时住处。”张莹说,一人一间房,一张床,一个写字台,一台电视,环境还不错,离地铁口也不远,但就是房价太贵,一个月2000元。“没找到工作,根本承受不起这个房价。”张莹只租了1天,就搬到中国人民大学附近的群租房里去了。

  “谢娜曾经说过在她北漂的时候,租的地下室有种死老鼠的味道,我住的第二间房子也有那种味道。”张莹回忆起那段租房往事,觉得很心酸,“1月份的北京天寒地冻,我住进去的第一天发现床上没有被子,床又靠近窗户,没办法,只能盖着自己的衣服睡觉,再闻着房间里类似死老鼠的味道,一个人默默地流泪。”

  由于是群租房,房子里面住了很多人,有的人经常晚上睡得很晚,白天又起得很早,张莹经常休息得很不好,“不是自己不能吃苦,但是这样的日子没办法保证身体健康。再加上那个地方离地铁口挺远的,我每天走到地铁口至少要20分钟,或者更长时间,我觉得这个时间不应该浪费在路上。”于是,张莹继续找房子,最后找到了现在住的这套房子。

  房子在双井,一个月房租550元,“虽然是和别人合租,但卫生环境还可以,离地铁口还蛮近的,交通算是便利,我觉得还不错。”现在,张莹是一名基金销售员,还在实习期。

  “我的生活很简单,一没男朋友,二没家庭负担,唯一的负担就是房租了,我付的租金不到工资的三分之一。”张莹说,她在吃穿方面的花费也只占工资的五分之一,“早上要上班就吃不上饭,因为要赶地铁,中午在单位吃一些便利食品,晚上回家累得要死,最方便的就是方便面,反正就是怎么简单怎么来吧。每天穿的也是单位的工服。”

  为什么非要来北京?张莹说,她喜欢折腾、不甘平庸,在山西太原学院上完大学后,本想在当地找工作,但她遇到了小偷,银行卡、身份证都被偷走,这使她毫无留恋地来到北京。“大家都说北漂特别难,我就想知道北漂到底有多难。有人把娱乐圈比喻成大染缸,我就把北京比喻成大铁炉,我一定要到北京磨练磨练自己,经历一些风雨。”

  她说,如果以后租金涨得厉害,她的经济能力承担不起,就只能搬家。但是,她不会选择离开北京。“我现在的这份工作是我自己找到的。不靠父母,也不靠裙带关系,我依然可以找到自己想干的工作。”目前,22岁的她正有计划地花挣的每一分钱。张莹的目标是,有尊严地留在北京。

  五年北漂,每半年换一次房

  吉他手张鹏(化名)来到北京已是第五个年头,他几乎每半年都会换一次房子,租金一般都在1000元左右。

  从北京现代音乐学院毕业之后,张鹏租的房子一般都在位于北京东五环到六环之间的通州。“在那边租房子,一是因为便宜,二是因为做音乐这行的人基本上都住在那边,方便交流。”

  刚毕业那会儿,张鹏几乎没有稳定的工作,“做音乐这行,工作机会本来不怎么多。”张鹏先在琴行打工,“第一个月试用期,工资就800元,特别低。”他每天要从通州赶到东二环去上班,来去在路上要花4个小时,每天工作就是搬乐器、搬货。“那会儿真是特别累,幸亏还年轻。”

  现在,张鹏租的房子是两室一厅,住着两家人,一个月租金1500元。“刚开始租房,也是合租,但人很多,五家人一块儿住,每月房租五六百元,我住一个隔断。”张鹏说,他搬家频繁的原因,“有一部分是自己搞音乐影响到邻居的休息。”

  有一天,张鹏在家里编曲、录音,弄到夜里两三点。第二天,二房东就找他说,“过了这个月你就走吧。”因为那是第一次,张鹏很无奈,也很生气,“我说我可以小声点,后来双方没有办法沟通,于是我就搬走了。现在我对这种情况已经习惯了。”

  目前,张鹏是一个乐队的吉他手,平时排练之外,在一些酒店、酒吧演出,参加外地的音乐节,还在一家培训中心教课。

  张鹏说,目前他月平均收入只有6000元,尽管挣得不多,但每天过得都很充实,“其实,经济上的压力不大,主要压力来自工作上,每天要安排很多事情,比较累,基本上没有休息的时间。不像在家里,有家人给你做饭、帮助你,现在许多事情都要靠自己。”

  26岁的他准备一直待在北京。“我现在有固定的演出,有自己的乐队,会参加全国各地的音乐节,一切都在慢慢变好。我希望自己的乐队越来越好,能够参加更多更专业的演出。”作为北漂大军中的一员,张鹏坦言:“我在北京没有归属感,这个城市对我来说很陌生。”

      十年北漂,只要在北京有事业有家庭,无论租房、买房都是自己的家

  杨帆(化名),34岁,贵州人,是个有10年资历的老北漂。2002年,从四川大学数学系毕业后,杨帆回到贵阳老家,在一所高校里当老师。但是,杨帆的心思根本不在那儿,他喜欢创意、喜欢广告,他觉得,应该到北京去,那才是广告的天下。

  2004年,杨帆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广告系的研究生,在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中,他进入了复试。就这样,杨帆来到了北京。

  刚到北京那天,他根本不认路,拎着行李瞎转悠找房子。傍晚,他找到了三里屯附近的一幢家属楼。“那是一个两居室,被复合板分割成六七个单间,每个单间也就三四平方米。在这个单间里,有一张书桌和一张单人床,月租金800元。”杨帆说,这些小房间,没窗户不说,而且不隔音,洗漱、上厕所、做饭都要排队,由于房东要求一次必须交3个月的房租,杨帆没办法,只好在那将就了3个月。

  最终,杨帆的研究生考试复试没通过,但是,他已经打定主意,留在北京追逐他的广告梦想。杨帆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保健品公司做广告策划,当时他的工资是每月2300元。

  三里屯的房租到期后,杨帆搬到了小西天附近的一处两居室的楼房,这次他和另一位来北京的同学合住一小间。“两个小伙子睡一张双人床上,怎么都觉得有点别扭。”

  后来,他们在一处给写字楼改建装修的施工队板房门口找到了房源,“临时板房,招租,700元每月”。房间虽然不大,但是还挺干净,上下铺的铁架子床,两个人住着也方便,于是,杨帆和同学就在那安顿下了。由于板房没有卫生间,他们每次上厕所都要到周围胡同的公共卫生间去,很不方便。杨帆就经常给写字楼的保安买点茶叶、递根烟,慢慢地混熟了,保安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让他们去写字楼里上厕所、洗澡。就这样,杨帆他们在临时板房住了5个多月。

  2004年年底,杨帆所在公司的老板帮他找到了东直门附近的一栋两居室居民楼,租金为1800元/月,一直持续了好几年。2009年,房东将房租涨到每月3000元,杨帆就搬出了那栋居民楼,搬到霄云路附近的一处两居室,房租每月2500元。

  在这几年间,杨帆已经从广告公司的职员做到经理,后来又去了一家央企做媒介经理。杨帆逐渐有了一些积蓄。

  2010年,杨帆本打算在常营附近买房子,当时有个楼盘,1.9万元一平方米,“如果要买个四五十平方米的一居室,首付还是够的,但是,当时考虑要不要一步到位买个100平方米的大房子,可那样手里又没钱,一犹豫就错过机会了。”扬帆说。

  如今,杨帆是一家广告公司的副总,目前住在望京。尽管每月5000元的房租并不便宜,但是他说,自从来了北京,他就一直住在城里或热闹的地方,没有考虑往远处搬。“不想降低生活品质,喝咖啡、看电影、看话剧、看展览、打篮球、游泳是生活的一部分,只要房租控制在月收入的1/3以下,就可以承受。”杨帆觉得,“只要有事业,在北京租房也算有了自己的家”。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