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考替考案,震惊全国。尤其当整个替考过程被媒体的镜头记录下来后,对舆论和公众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人们首先震惊的是人数之多、规模之大,已查实的违规违纪人数就达165人,其中127人替考;然后震惊的是替考已经组织化,在武汉高校招大学生当“枪手”,到河南替考,一条龙服务;还震惊的是替考利益链已经延伸到对监考老师的买通。据组织者介绍,他们先搞定主监考的领导,再搞定监考的老师,打点一个考场起步价是7万元,他们称雇主多为官员和有钱人。这些都是组织者的说法,事实还需警方进一步调查确认。
媒体曝光后,相关部门立刻作出了反应。教育部回应称,由他人代考者,一律取消本次考试所有科目成绩,对替考的在校大学生给予开除学籍处分。河南省招办称已向公安部门报案,并对考生视频信息进行比对审核;湖北相关部门也称会严肃处理参与河南替考的在校生。
官方反应虽然很快,但都还属于媒体曝光和舆论压力下的“被动反应”,媒体的调查和曝光仍然主导事件的进程。替考者只有127人吗?替考所牵涉的仅仅是媒体曝光的几个地方,还是更大面积、更可怕的蔓延?庞大的替考利益链仅仅露出冰山一角,暴露的只是长长的利益链底层的一部分,到底哪些主监考的领导被买通,哪些考场全面沦陷,多少监考者成了内鬼?需要教育部门和警方顺藤摸瓜地调查和追踪。以雷厉风行并且毫不留情地彻查和严惩,洗刷替考案给地方和教育带来的巨大耻辱,捍卫高考公平,捍卫“高考公平”这个人们心中的公平底线。
人们也许能容忍暂时的贫困,容忍从成长到就业中很多不公平,但无法容忍教育的不公,尤其是高考的不公平。高考对很多人来说,不仅是一场考试,更是一个改变命运、实现阶层流动的最重要通道,一个人的生活再穷困潦倒,他仍然会对生活充满希望,因为下一代人也许可能通过高考实现命运的转折。拼不过爹妈,但可以拼分数,虽然需要多奋斗18年才能和城市人坐在一起喝咖啡,但起码有这样的机会。虽然高考有很多弊端,但“公平”是公众最看重的高考红利;虽然潜规则充斥于各行各业,但高考仍然是相对最公平、最干净的一场考试。可想而知,当对未来充满美好想象的考生及家长们,从镜头中看到替考竟然以如此大的规模进行的时候,心理会受到多大的冲击。
必须要对替考利益链上的每一个人追究责任,并让他们付出沉重的法律代价,让公众看到“高考舞弊”是带电的、绝不能碰的高压线。这种追究,是为了给受伤的公众一个安慰,别让他们对高考失望,这是退无可退的底线了。
河南的相关教育部门和公安部门必须给舆论一个交代,如此大规模的替考为何此前未有察觉?为何审核程序形同虚设?为何考场集体沦陷?个别替考还可以用个案去搪塞,可规模如此之大,媒体都探听到消息去蹲守暗访了,可主管部门竟然丝毫没有察觉,监督机制之松垮、反应之迟钝让人咋舌。湖北相关部门也应该给公众一个交代,替考广告在武汉高校传播如此嚣张,招聘“枪手”以半公开的方式进行,警方是装聋作哑还是真聋真哑呢?不能只是媒体曝光后才装作“高度重视”,而事前一直“高度近视”。应该有人为这种“高度近视”付出代价。
一个替考案,暴露出河南和湖北的问题,但河南、湖北生病,吃药的绝不能仅仅是河南和湖北。每年都有高考舞弊案曝光,每次替考案发生后,前面都会冠以地方符号,比如陕西洋县替考案、甘肃天水替考案、安徽砀山替考案,前面冠以地名,一般都只是冠名的地方吃药反省,而其他地方都当作跟自己没关系,自己只是异地丑闻的围观者。正是这种与己无关的围观者心态,使同样的问题每年在不同的地方发生,去年某地被曝高考替考案了,第二年必然很严格,可其他地方并没有举一反三严查是否本地也存在同样问题,没跟着一起吃药。在这种麻木的围观下,替考案不断发生,每年只是换了个地名而已。
河南高考替考案让河南蒙羞,其他地方不能装作跟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曹林)